轉載]如何養成喜歡修法的習慣? —宗薩
[轉載]如何養成喜歡修法的習慣? —宗薩
雖然我們可能相信空性見是正確的,也非常相信慈悲、寬容、布施等行為的美德,但是我們可能仍然處於思索的階段,還沒有把任何理論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有時候我們可能心血來潮想要修行,不再只是閱讀而已,但是雖然沒有東西阻礙你,你還是修不下去——這是“自我”因你偶然瞥見實相,並且生起修行的心而面臨威脅,所以它便用多生的習性障礙你和攻擊你。
如果你打算在下午靜坐修慈悲,到了那個時候,又有某種娛樂向你招手,於是你決定把修行延到晚上。 到了晚上,你又發現有個非看不可的電視節目,或者突然發現櫃子太亂了須要整理等等——一旦你決定開始修行,就會有各種藉口出現。
即使在理智上,你知道修行慈悲可能是你自由時間裡所能做的最好的事,但是你仍然無法修行——因為你是習性的奴隸,你缺乏決心;只在理論上了解慈悲的利益,而對看電視和購物的樂趣卻有實際的體驗。
就如同你花了一段時間才培養出這些習慣,你也必須開始逐漸地去修行,譬如從一天修一分鐘慈悲開始,直到你體會到慈悲的功德和利益;經過一陣子,修行成為你有意識建立起來的好習慣,到最後變成一種癮頭——就像看電視一樣。
你可能會想,如果對修慈悲上了癮,這只是另一種習性,而修行的目標卻是要超越它才對;你甚至會擔心,對別人太慈悲,會讓你依賴別人。 但是,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跳出習性與癮頭的狀態中,因此不妨開始把有害的習性和癮頭改為有益的,這樣比較接近目標——這是一種以迷惑超越迷惑的方法。
改變習性可能須要一點強迫,例如建立一種規律,強制自己依循它回顧過去;你可能會發現,大部分的習慣與癮頭的養成,最初都得強迫自己去做。
某個人原來不知道如何打高爾夫球,甚至看電視上的高爾夫球賽都覺得很無聊,認為它既浪費時間又濫用寶貴的農地。 但是有一位朋友不斷地告訴他,打高爾夫球有多好,另外還有優雅高級的鄉村俱樂部社交生活相伴等。
這些話使得他的“自我”渴望躋升到那個上流社會去,所以他就非常努力地練高爾夫球——不管太陽多大,犧牲他一切享受來練球——最後他可能真正喜歡上高爾夫球了。 現在,全世界的人都不了解:這個人過去 一直鄙視高爾夫球,為什麼現在他反而把所有空閒的時候花在高爾夫球場上了。 發生這樣的結果,是因為他剛開始時略為強迫自己——好習慣和壞習慣都是這樣養成的。
對於我們部分的人而言,“強迫自己”可能並不是最好的方法。 成為修行者不像耽溺於高爾夫球這麼簡單,因為後者還伴隨了許多明顯的社交利益——修行只是調伏自心,而結果經常很微細。 你或許無意識地覺得修行沒什麼用,不如“真實生活”那麼重要;
如果真有這種想法,你就須要觀察真實生活的缺陷與過患:
想想過去種種不可避免的悲傷,在將來會再次出現;想想你所依賴的、認為理所當然的一切,在剎那間就可能消失。 看看生活中的這些層面後,你應該對於平常浪費珍貴生命的生活方式生起堅定的厭離心。
傳統上,佛法教導你這樣做:看看你的生活,注意到自己把時間浪費在近似無意義的事物上;接著,思考生命短暫無常、非常脆弱,一氣不來就生死相隔。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能殺死你,而你又沒有什麼方法來保護自己。
人們離開蠻荒危險的生活,卻在自己最喜歡的搖椅中,因為一根牙籤卡到喉嚨而死亡。 根據統計,有百分之八十的致命性意外災害是發生在家中,而兇殺案通常也是受害者的家人或朋友所犯下的。 在某些情況 下,就連辦公桌上的筆也能要你的命。
無論你在食物、居所、衣服、保鏢、維他命、健康俱樂部和醫藥上花多少錢,這些都無法保護你免於死亡;甚至它們可能成為你的劊子手。 你可能正在吃健康餐的時候,卻被嗆死;或可能對於本來要治你病的藥起了要命的過敏反應;
印度的總理甘地夫人是被自己的安全警衛刺殺的 。 而致死的原因卻沒有滋養生命的雙重功能。
生命是無常的,不像衣服,它不能破了就補,也不能因為太短了就加長。 我們必須勇敢地看清楚並思惟生命中的不確定性,這是我們經常忽略的部分,有些人甚至完全視而不見,因為“自我”不要我們看到這些。
也許今天你和 朋友吃午餐。 你們談些什麼呢?
可能大部分都是沒有價值的閒扯淡,像是最近誰和誰上床、誰又花了多少錢買什麼東西等等。 想想看,如果你把無可取代的兩、三個小時生命,不浪費在無益的閒扯淡中,可以完成多少事啊! 這些時間可以用來利人利己——其中有些人都快餓死了!
想想看,你在生命中浪費了什麼東西、浪費了多少東西,不只是時間,還包括了對環境的浪費。 雖然今天人們在理論上對於環保有較多的意識,也警覺到必須回收資源、保存資源;但是通常大家都怕麻煩,因為愛犯罪的“ 自我 ”總喜歡方便。
厭離心能幫你不再把全部的生命用來做些根本無意義的事情、能引發你出離輪迴痛苦的決定;特別是讓你了解到,你所放棄的東西無論對你或其他人而言,都沒有些許的利益,也沒有讓你得到快樂的可能。 基本上,你所捨棄的是“自我”,也就是傾向於對甚至沒有關聯的東西,也加以誇大的習性。
生起出離心,並不須要剃光了頭到廟裡去——對某些人這是個好方法,但現代生活已經變得太複雜了,大部分的人都不太可能那樣做。 隨著世俗生活愈來愈複雜,精神生活就愈來愈墮落。
佛陀曾經說過,今日末法時期的比丘,即使只能持守一條戒律,他的功德跟佛陀時代能嚴持所有戒律的比丘一樣。
這是很合邏輯的,因為今天人們所面對的挑戰,遠超過從前所能想像的;更大的挑戰並不表示沒有希望,相反地,更多的挑戰代表有更多的機會處理迷惑。
這就是為什麼發展出離心如此的重要。 想想自己的時間多珍貴:你無法用任何方法取得更多的時間——三分之一的生命用來睡覺,可以自由支配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時間非常有限。
“自我”永遠都欺騙我們去追求未來,我們思考著明天或明年要做些什麼事、計劃退休的生活、孩子還沒出生就先擔心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我們多麼隨便地就忘記了死亡就在門口、書桌上、椅子上,它不只是守株待兔,而是不停悄悄地逼近我們。 我們可能看過上千篇的訃聞,每晚在電視上都看到飛機失事的消息,卻仍然覺得死亡永遠不會來臨。
你應該不斷重複地思惟,自己可能在任何時間、因任何理由而死亡;讓無常的道理深深印在心上,對抗“自我”的謊言。
花些時間思惟世間過患也很好,想想那些無法避免的爭端、自私、國內衝突、國際戰爭、家庭糾紛、朋友摩擦、宗教紛爭,想想人們經常捲入的一切,你就會開始明白,並沒有什麼值得抓住不放的。 如果你能仔細地來看看,就會發現,這些都是某些人的“自我”所鬧出來的大事。 這樣思惟之後,你就會開始覺得,多半的事都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自我”永遠試著去迎合別人,並希望別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嚴重。 其實你要做的事就是稍為偏離“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離。
例如,你通常在咖啡中加兩塊糖,但是你知道自己也許明天、甚或下一刻就會死去,可能沒有機會喝一口咖啡;如果同事不小心在你咖啡中加了四塊糖,你會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你會真心誠意地說:“沒關係!”心中是這麼想,你並不是希望別人認為你是個好人,只不過你不認為這是生命中的大事。
當你到達這種“它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階段,就已經具備出離心了,那表示出離了生活中“每件事情都很嚴重”的層面。 出離心比任何智巧的爭論、辯論、教授和其他東西,更能幫助你了解本書和其他書中所介紹的概念,出離心也能使修行上的虔誠心以及信任感自然湧現出來。
有時候,某些人修行佛法、接受教授是希望得到財富、長壽之類的東西,或者除去障礙以完成他們的慾望。
這樣的想法,有時會發展到極端,譬如說,你和某人進行商業談判,希望這筆交易能帶來極大的利潤,即使你知道自己的利益可能正是別人的損失,你還是請喇嘛加持你的商業冒險行動,或請喇嘛們念咒、供養,幫你達成目的——這些都是修行佛法上非常奇怪的動機。
或許你認為自己的動機比上面所說的純淨,因為你修行佛法是為了來生投胎到比較好的地方去,變得有錢有勢——佛教也不鼓勵這一類的動機。
執著於此生、來生或人天道,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差別,那仍然是執著。 以這種動機來修行,顯示出我們不具出離心,我們真正忠心的是自己的執著與煩惱;
生活依舊是件大事,而我們所謂的修行、持咒、儀軌、祈禱,都只不過是我們用來使生活更有情趣的另一種精巧的高科技工具而已。
如果這真是你要的,那麼不修佛法反而好一些,依賴物質世界來滿足這些願望,會更切合實際。
如果你想體驗實相,就必鬚髮起純正的出離心。 當然,關心此生和來世並不等於執著,但是,對於今生來世唯一有價值的關懷,就在於是否能創造出修行佛法必需的因緣——生存的真正目的,在於為自己和他人的利益發掘生命的真實意義。
即使你真的希望了悟實相,仍會發現自己有很多的執著,但不要因此而感到罪惡,責怪自己;只要永遠注意到“自我”非常聰明,它能在你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操縱那些本來要用來對付它的力量而將它們轉為己用。
它用來保護自己的戰術之一,就是假裝在驅除自己,例如,當某人真正決心要修行成佛的時候,他就會開始認為自己已經脫離一切執著了。
“自我”可以使這樣的人幾乎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無論那件事多自私、多缺德,他都真心地相信,這樣做是為了佛法和眾生的利益。
第一個自私的行為會導致第二個,一直滋生下去,直到他回到起點,完全迷失在輪迴之中,卻留下了一個更強、更狡猾的“自我”須要調伏。
佛教典籍中經常提到信心和虔誠的必要性。 在佛法中,這並不是盲目接受任何事物。 “懷疑”與“發問”是發展真正信心與虔誠的優良基礎,應該培養這種基礎,而不是加以抑制。 尤其在開始階段,忽視你的懷疑去選擇某種信仰或是迷信的虔誠,絕對是不明智的作法。
一旦你仔細地選出修行法門和引導者,並修行了一段時間之後,有的時候必須貢獻出不帶任何條件的信任。
要生起這樣的信任,你一定要先問問題,再來就是事先分析和檢查每件事,給你一個理性的基礎,產生對此事的信任;否則,那些被丟到心靈角落又忽視了的秘密疑惑,會意外地出現,毀掉你所有的一切。
在修道的過程中,分析以及自己的智慧,應該作為你主要的指南針;但是,有時候“自我”會故意嚇唬你,因此你又不能依賴分析,也不能相信自己的判斷,告訴自己現在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情。
但是,如果在踏上旅途之前你就念了說明書,詳細地檢查過所選路線的地圖,也檢查過導遊的證件,一路上發現地圖是正確的、導遊也很可靠,那麼你就很有信心地相信自己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並相信自己一定會抵達目的地;即使中途偶然遇到崎嶇或沒有路標的路,你也不會擔心。
虔誠、信任與信心,並不是因為某人乃至於佛陀說它對或不對就接受它。 假如你想找黃金,剛開始可能只知道它是黃色發亮的金屬,但是經驗多了以後,你就學會如何認出純金的獨特性質、知道如何利用黃金,把它做成許多美麗的物品。 同樣地,虔誠心就是學習認出並感謝好的道路或導遊的品質。
缺乏信心與虔誠,你很可能無法得到多少成就;
因為這些特質讓你對自己的修行產生信心,並且創造出成功所必須的熱忱與精進。 虔誠心利用原有的習性——就像修行慈悲一般——因此很有效。
我們天性就對某人或某事有虔誠心,譬如對父母、配偶、孩子、工作或國家等;平常生活中,虔誠被視為一項美德,因為有了這個基礎,才能建立穩定而持久的關係。
佛法也同樣重視虔誠,因為能忠於修行之道和引導者,欣賞它們的品質是在道上前進所必須的。 選擇法門的時候,你可能在理智上覺得有幾種法門一樣好,但是真正選擇其中之一的時候,你可能是因為比較喜歡某種法門特別的性質,才選擇它;而這種喜歡除了理智之外,還必然帶有感情方面的因素。
雖然虔誠是不可缺少的,卻必須配合智慧才行。 佛教典籍中認為,禀賦優異的修行者,以理智入道,而後發展虔誠;不過,先有虔誠而後理智也可以。
不幸的是,有些弟子一開始就具備虔誠,但是從此以後再也懶得去問或分析任何事;這種弟子接受老師講的全部都是對的,可能只因為老師符合弟子心中老師的形象、或者可能老師很有名、或者弟子幻想老師知道一切從而得到一種安全感。 這種無法鑑別錯誤的心,就和永遠要挑錯誤的心一樣地偏差。
只有當這個人碰巧撞到正確的老師與正確的法門時,這種“白痴似地虔誠”才有作用——他就好像是被好的導遊沿著平直大路帶領前進的盲人一般,無疑地,他能走到目的地;否則的話,非常有可能會發生不幸,因為他很可能遇不到好的導遊或者道路險峻難行,很容易失足墜落而死。
這種人也很難利益其他眾生,因為他沒有分析過是非好壞,根本不清楚向哪裡走以及為何向那裡走;就像是個盲人,無法告訴別人依道而修是件好事,因為在他抵達最後目的地之前,連自己都不能確定。
有時候,我們為了非常膚淺、非常情緒化的理由來修行佛法。 我們在演講廳見到某位老師感到心血來潮,或是念了幾本有趣的書似乎證實了自己原先的想法,把這些頭腦簡單的原因當成修行動機,然後就把虔誠心丟在任何出現的人或事物上面。
也許我們有許多問題,也曾經聽人家說過佛法能解決這些問題——可能佛法的確是這樣,但也只有一陣子。 我們喜歡某個老師,可能因為他給了我們常識性的建議,或者是心儀於他的外表,但這種虔誠心能持續多久呢?
一段時間之後,你開始看到錯誤的地方,這可能是真的有錯誤,也可能只是你的投射而已;不論是哪種情況,你都會埋怨老師或埋怨修行之道。
其實你從未檢查老師和法門的性質,只不過一時衝動就跳了進去;
這種隨便的虔誠一點都不穩定,這也是有些人永遠都在換老師、換法門的原因,這種狀況的利益有限——至少對自己、對別人而言,都浪費了許多時間。
築基淺薄的虔誠心,受到一點輕微的打擊,就會全部瓦解;然而,理智的虔誠是無法被摧毀的。 在你沿著修行之道前進的時候,無疑地,會遇到許多障礙;
如果能明智地探討佛法的運作方法,了解自己在修些什麼,以及為什麼這樣修,那麼當障礙發生的時候,你就不會失去信心了。
敬錄自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佛教的見地與修道》
佛教的見地與修道-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下載地址 http://dl.dbank.com/c0ajl6u0s8
留言列表